-
清朝左都御史是什么官
清朝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长官。都御史为御史的一种。左都御史,又称总宪,明清时期都察院主管,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左、右各1人,正三品。中国古代封建朝廷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都察院,都御史即为都察院的长官。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明朝都察院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正二品),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 2
- 0
-
明朝时四川大尹是什么官
1、明代称太守为大尹。多见于三言两拍。太守是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隋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故在明朝,“太守”、“大尹”都是知府的别称,非正式官名,代指州府最高行政长官。2、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吏”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 24
- 0
-
知府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同知则为唯一的副市长。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史”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元朝废府设路,路一级的地方长官为达鲁花赤,只在散府设有“知府”的官职,是达鲁花赤的属官之一。明朝大…- 12
- 0
-
都督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相当于现在方面军司令。都督官职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都督的起源: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如东汉顺帝时,御史…- 84
- 0
-
令如何读(令的拼音)
1、令(拼音:lìng、 lǐng 、líng)是汉语常用字 ,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模拟发出号令的木铎,下部模拟受命的人。意思是发号令使有所为。由于命令是由上级发布的,所以“令”字引申为必须执行的法令、指令、军令。又引申为发布命令的长官。古代政府官员也称令,如中书令。长官又是受人尊敬的,所以“令”字又引申出美、善的意思,作为用。此外,“令”字还有“使”的意思。以上义读lìng。2、令狐是…- 40
- 0
-
参将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1、参将,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无定员,位次于总兵、副总兵,分守各路。明清漕运官设置参将,协同督催粮运。清代河道官的江南河标、河营都设置参将,掌管调遣河工、守汛防险等事务。清代京师巡捕五营,各设参将防守巡逻,相当于团长。2、清朝绿营沿袭明朝,亦有参将,秩正三品,位次副将,掌理本营军务,分省建置,其主要任务是镇戍地方。清朝统治者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战略军事区,每区下辖一至数省,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总督,…- 58
- 0
-
道台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1753年。清朝廷废除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官衔,专门设置分守道主管省内若干府县政务、分巡道主管全省提学、屯田等专门事务。长官被称为道员,也就是道台、尊称观察,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官员。清末又在各省设置巡警道与劝业道,民国初年曾经将一个省分为多个道,以道尹为长官,道员也就是道台,是介于省级领导和市级领导之间的地方长官,官阶为正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级别。但与如今的副省长不同的是,道台在清朝可以说是…- 164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