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元节又被称为什么节日
中元节,也叫七月半、鬼节、盂兰盆节、斋孤、施孤、亡人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 8
- 0
-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中元节,又名“死人节”,又名“七月半”,与“清明”、“寒衣节”并称“三鬼”。“中元节”始于北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中元节这天,灯会使鬼神投胎的风俗是世代传承,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按照佛教的说法,七月半月,是对父母养育有恩的一天。所以,在中元节这一天,一个人死去,一个人活着,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悲伤,二是为了让人们记住自己的父母。“中元”一词起源于北魏,原为道教用语,后来逐渐演变为“中元”。据古籍记…- 7
- 0
-
下元节起源于道教的什么之说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 0
- 0
-
元宵节是上元节还是下元节
元宵节是上元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元宵节这一天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该节日又称为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这一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举办赏灯、押舟、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等活动,人们还会吃元宵、汤圆来庆祝此节。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 6
- 0
-
四大道教名山是哪四个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是:安徽齐云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后期黄老道形成实体,太平道、天师道等民间原始教团相继成立。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新兴道派滋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 2
- 0
-
青城派在青城山的哪里
青城派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的彭青路附近。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青城派修炼最重一个“无”字,自“虚无”二字去体认参证。因而主张,功法下手即从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验可兼得,无为而有为,无作而有作。该派认为无修而有修,斯为大修;无成而成,斯为大成;无德而德,斯为大德;无有而有,斯为大有。- 5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