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由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许慎编著,简称为《说文》。《说文解字》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说文解字》首创汉字部首,顺应了统一规范汉字的时代要求,全书收字9353个,另有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0
- 0
-
胏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1、胏 fèi,zǐ,通“肺”。2、康熙字典:《集韵》《韵会》壮仕切《正韵》祖似切,?音滓。《说文》食所遗也。《玉篇》脯有骨也。《易·噬咳》噬乾胏。《疏》乾胏,是脔肉之乾者。《博雅》胏,脯也。《郭璞·江赋》赬蟞胏跃而吐玑。《注》赬蟞之鱼,其状如胏。- 17
- 0
-
珏的意思是什么(珏的意思)
1、珏,汉语文字。读作jué,最初见于甲骨文,即《说文解字》:“二玉相合为一珏。凡珏之属皆从珏。瑴,珏或从。古岳切”本义为合在一起的两块玉。2、基本字义:珏 (名词) 拼音: jué象形兼会意。本字为“二玉相并之形”,意为“二玉相碰之声”。解释:聚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双玉,二玉相合为一珏 珏,二玉相合为一珏。――《说文》翁伯以礼玉十珏以授仙童。――《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作用:可以以此作为信物让两…- 23
- 0
-
宇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宇的意思和含义)
1、宇的意思和含义是屋檐,泛指房屋;引申义有空间、风度,仪容等。2、宇,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ǔ,最早出自金文。3、《说文》:“宇,屋边。”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此字从西周时代起就有两种写法,或是于声,或是禹声。《说文》小篆以“于”为声符,《说文》籀文以“禹”为声符。- 24
- 0
-
炙是什么意思(炙的意思)
1、炙是中国汉字,读作zhì,炙,炮肉也。出自《说文》:“从肉,在火上”,基本释义是有烤;烤肉;喻受到熏陶,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2、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3、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84
- 0
-
鸣的意思是什么(鸣的意思)
1、鸣(拼音:mí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鸟类鸣叫,后来引申为一般的鸣响,又用作人名或者地名。2、古籍解释说文解字鸟声也。从鸟从口。武兵切;说文解字注鸟声也。引伸之凡出声皆曰鸣。从鸟从口。武兵切。十一部。3、康熙字典《唐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明。《说文》:鸟声也。《玉篇》:声相命也,嘷也。《诗·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又兽亦曰鸣。《易·…- 32
- 0
-
后的读音(后怎么读)
1、后,读音hòu,合并了“后”与“後”,也是“後”的简化字。2、后:施令以告四方,《尔雅》“后者,君也”,《说文》“发号者,君、后也”、“继体君也”。周朝起成为帝王正妻的常用尊称。3、後:本义为行路迟缓,《说文》“後,迟也”。前後、後面之意。汉字简化时合并了“後”与“后”,在书写繁体字时要注意不要写错!- 21
- 0
-
携的拼音(携的拼音是什么)
1、携:xié。“擕”简化为“携”。依据古人书法省笔简化。《说文解字》:“携,提也。从手、雟声。”相并以手牵引将行或提升是携之范式。本义:带。如:携手、携带、扶老携幼。衍义:引申指“离,叛离”。如:携离。携贰。 衍义:又用作姓。2、《唐韵》戸圭切《集韵》悬圭切,??音畦。《说文》提也。《六书故》县持也。《书·立政》左右携仆。《注》携持仆御之人。《诗·大雅》如取如携。《疏》物在地上,手举携之。《礼·…- 12
- 0
-
山的拼音是什么(山的拼音)
1、山的拼音是:shān。2、山,汉语一级字,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因为山是高耸的而引申出“大”的含义,又引申出坟墓、隐居之处等含义。《说文解字》认为是“宣也”。3、说文解字:【第九下】【山部】。山,宣也。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所闲切。4、康熙字典:《广韵》:所闲切,《集韵》、《韵会》:师闲切,《正韵》:师奸切,并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 20
- 0
-
猪的拼音介绍(猪的拼音)
1、猪的拼音是zhū。2、猪,汉语一级字,最早出自于《说文》。《说文》“猪,豕而三毛丛居者。从豕,者声。”造字本义:名词,作为古代食物油重要来源的肥豚,一种家畜,短尾短足,鼻子短凹平直,耳大下垂,好睡多肉,其肉多脂。古籍多以“猪”代替“猪(繁体)”。引申义:小猪、泛指猪、水停聚的地方。- 41
- 0
-
彪怎么读(彪的拼音)
1、彪,汉语常用字,读作biāo,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老虎身上的花纹,即《说文解字》:“彪,虎文也。”引申泛指文采鲜明,也指小老虎。 2、说文解字【卷五】【虎部】彪虎文也。从虎,彡,象其文也。甫州切。说文解字注(彪)虎文也。此与虨双声同义。虎皮、诗谓之虎。如虎韔是也。亦谓之文。如文茵是也。分别言之谓之浅。如浅幭是也。说文曰虍、曰虨、曰彪皆状其文也。班彪字伯皮。此取虎文之义也。从虎彡。彡补。句。彡…- 36
- 0
-
仐读音简介(仐怎么读音)
1、仐(jīn,sǎn)是一个汉语多音字,读jīn时,古同“今”。读sǎn时,古同“伞”。2、康熙字典:《广韵》蘇旱切《集韵》颡旱切,音散。御雨蔽日,可以卷舒者。通作繖。亦作。《说文》盖也。《通雅》繖本因古之縿,升庵谓伞亦古文,晋舆服志,功曹吏繖扇骑从伞。始见於南史,王缙以笠伞覆面。魏书裴延儁传,山胡持白伞白旛。○按《说文》幓,旌旗之斿。《尔雅》纁帛縿。注:众旒所著正幅为縿。此卽繖之原也。- 27
- 0
-
妨字解释(妨怎么读)
1、妨[fáng]:出自《说文解字》。阻碍,伤害。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俗称相剋。中止。阻碍,妨碍。2、古籍解释:(1)《广韵》《集韵》敷方切《正韵》敷房切,音芳。(2)《说文》害也。一曰碍也。(3)《隋书·太子勇传》数被谗毁,叹曰:我大觉身妨。又敷亮切,音访。(4)《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峩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24
- 0
-
汉字笃怎么读(竹字头下面一个马念什么)
1、笃的读音是dǔ。最早见于小篆(《说文解字》中),其本义是马行走缓慢,即《说文解字》所谓的“马行顿遟”,后延伸至忠实专一、深厚、厚重、加厚等。2、笃定 [ dǔ dìng ] 《中国歌谣资料·新三字经》:“工人穷,老板富,有铜钿,笃定过,呒铜钿,只好做。”《收获》1981年第1期:“粮食作物管理得很出色,一看就知道丰收又笃定了。”- 17
- 0
-
程字取名字是什么意思
1、用字的意义:程:指规章、典范、次序等。象征道路、前途。《说文解字》释云: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从禾呈声。程字原本是用作称量谷物,度量衡的总名,引申有公允公正的意思。取名的寓意是鹏程万里、展翅翱翔。2、字源解说:此字初文始见于《说文解字》小篆。形声字。从禾,呈声。本义为单位长度,为一寸的百分之一,也指课程,方程。3、组词:旅程、行程、课程、程度、进程等。- 21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