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对科举制有什么改革
1、录取人数增加。宋朝科举,起初是一年举行一次。英宗治平三年(1065年),定为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到太宗时录取名额大增。 2、应试者的范围扩大。过去“工商杂类”出身的士人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宋朝冲破了这种限制,不讲门第出身,工商杂类自可应试。到北宋末年,甚至僧道亦可应试。只要有奇才异行便可录取。科举应试者范围的扩大,无疑对选才的质量是有好处的。 3、录取程序简化。唐朝科举考试及第后,还要经过吏部…- 96
- 0
-
科举制对教育有影响吗
1、在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在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对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的影响: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 17
- 0
-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岳阳楼记原文)
1、原文:《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朝代】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30
- 0
-
词语残章断简的意思(残章断简的意思)
1、残章断简,汉语成语,拼音是cán zhāng duàn jiǎn,意思是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同“断编残简”。2、成语出处:宋·陆游《会稽志序》:“秦汉晋唐以降金石刻,歌诗赋咏,残章断简,靡有遗者。”- 13
- 0
-
政通人和解释什么意思(政通人和什么意思)
1、释义:意思是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2、读音:zhèng tōng rén hé3、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译文: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13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