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演义中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懿封为什么
在《三国演义》中刘禅被俘后被司马懿封为:安乐公。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章武三年继位为帝,年号建兴,信任相父诸葛亮,支持北伐战争。后期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刘禅投降魏国,在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和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 5
- 0
-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上一句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上一句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一个汉语词汇,系蜀汉先主刘备所言,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干,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3
- 0
-
诚宜开张圣听的开张是什么意思
诚宜开张圣听中的“开张”,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原本意思是扩大、广泛,今义是指生意开张。“诚宜开张圣听”的意思是:应该广泛地听从他人的建议。“诚宜开张圣听”出自诸葛亮所写的《出师表》,原句如下:“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4
- 0
-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分别介绍
1、三大战役是指三国时期发生的三个大规模著名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2、就三国三大战役来说,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袁绍。到了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联合击败了强大的曹操。而在夷陵之战中,则是蜀汉和东吴的对决,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都在5万人左右,结果陆逊重创了刘备,帮助东吴笑到了最后。由此,在三国三大战役中,东吴参与了其中的两场,并且是两战全胜。那么,问题来…- 86
- 0
-
三国时期蜀国建立时间
1、蜀汉于公元221年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三国之一。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历二帝,公元 263年亡国,共四十二年。2、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 41
- 0
-
三国里阿斗最后有什么样的结局
1、刘禅,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词形容庸碌无能的人。在位四十一年。 2、阿斗于蜀汉章武三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又支持姜维北伐,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3、景耀六…- 51
- 0
-
三国演义中姜维是如何死的
1、姜维自刎而死的。2、刘禅向邓艾投降后,姜维假装向钟会投降,煽动钟会扣押邓艾,并且让他占据西川称霸,想借机光复蜀汉,但是司马氏早有防备,钟会被乱军斩杀,姜维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魏晋世语》中提到姜维死后身体被剖开,发现胆如斗大。- 48
- 0
-
关于都江堰的历史变化简介
1、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2、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 59
- 0
-
关于都江堰历史简介和现状
1、历史简介: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汉,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至青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代合并为灌州,明代降州置灌县。清代、民国沿袭。2、现状:1950年1月19日,灌县人民政府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灌县改为都江堰市。1994年,国务院批准都江堰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7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