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走字旁和什么有关
1、走字底的字和走路、发生一段地理位置上的位移有关系。走字底用作偏旁、也可以写作“辶”,简称“走之”。带有辶旁的字包括迷、还、进、过、通、速、道、追、邀、选、迟、遇、遥、逝、逾等。2、辶是一个汉字偏旁部首,读音为chuò。俗称“走之底”,简称“走之儿”,实际上并非源于“走”或“之”,而是源于“辵”(chuò),俗称走之旁,简称走之。与行走运行有关。3、辶在传统字书中即辵(chuò)部。“辵”是走走…- 29
- 0
-
火字旁一个勺读灼对吗
1、火字旁一个勺读灼,zhuo,二声。主要有烧;烫的意思,比如灼烧,灼热。2、灼(读zhuó)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最古形体为篆文,也见于先秦著作《诗经·周南·桃夭》,在楚国简帛中也有记载。本义是烧、灸,引申为烧伤、烫伤、照亮等义。- 9
- 0
-
眼如何读(眼怎么读)
1、眼(拼音:yǎ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2、此字始见于篆文,产生时间可能更早。3、眼本义指眼睛,是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引申指眼珠、眼神、眼力、用眼看、像眼一样的事物;眼处于眼窝内,因而有孔洞义;人无目则盲,故事物的关键亦称眼。- 7
- 0
-
走之底大多数和什么有关
辶是一个汉字偏旁,俗称“走之底”,用走之底的字一般都和走有关系,例如:运、迥、迷、送、远、退、道、辽、逆、巡等。辶在传统字书中即辵(chuò)部。“辵”是走走停停的意思〔篆文从彳(chì)止〕。归入辵部的字多于此有关,如“进”“退”等。- 20
- 0
-
一什么歌填空(一什么歌)
1、一什么歌填空:一(首)歌、一(支)歌。2、歌(拼音:gē)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春秋金文,歌在金文中写作“诃”,形声字,从言可声。篆文写作歌,从欠哥声。歌的本义有名、动两用,作名词指歌曲,即配乐能唱的文辞;作动词指按一定旋律演唱歌曲。现代无论有无音乐伴奏的唱都可以称为歌。歌又指一种旧诗的体裁。- 31
- 0
-
董的拼音与解释(董怎么读)
1、董(拼音:dǒ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2、根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此字始见于篆文,但也见于《尚书》等先秦著作,形声字。3、董的本义为鼎董,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假借为监督、管理,也可作为姓氏使用。- 48
- 0
-
已如何读(已怎么读)
1、已拼音:【yǐ】。2、“已”(yǐ )是“巳”(yǐ 音)的分化字。为了区别,遂留下了缺口作“已”。故“已”与“巳”。金文和篆文中是同一个形象。都是“巳”的倒形。即头朝下的胎儿形,表示胎儿已经成熟,即将要降生。3、《说文解字》:“巳也。四月,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 ”。怀胎截止如蛇之欲出是已之范式。本义:止,罢了。如:学不可以已、死而后已。 衍义:引申指“表示过去…- 23
- 0
-
蝌组词有哪些(蝌组词)
1、蝌篆:见“蝌斗篆文”。2、蝌蚪书:古文字体的一种。笔画多头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称。3、蝌斗:见“蝌蚪”。4、蝌斗篆文:即蝌蚪书。5、蝌斗鸟迹:指古文字。借指古雅的书法。6、蝌蚪文字:蝌蚪书。《水浒传》第七一回:“﹝ 何道士 ﹞对 宋江 説道:‘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贫道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花城》1981年增刊第2期:“天书。这是一块…- 17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