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仓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添仓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位于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民间说传添仓节是苍神的生日,又称为“添苍节”或“天苍节”,是中国民间满族专属传统节属日。一般正月二十被称为小填苍,正月二十五被称为大填苍。严格来说,过完整个春节才算过完,满仓节。其实真正的“填苍节”活动都是在农村进行,主要在我国华北农村及北京郊区,大吃大喝现象已不多见,不过一直存在有填苍节吃干饭、喝面汤的习俗。满族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是有分布的,其中以辽…- 13
- 0
-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 8
- 0
-
正月里打雷有什么说法
正月里打雷有“正月里打雷坟谷堆”的说法,是一句气象俗语,意味着这一年的庄稼收成会非常不好。因为正月天气寒冷,气候干燥,一般情况是不会打雷的,如果打雷了,则代表非常反常,在这一年里庄稼长势可能会很差,农民收成也不好。正月打雷,说明天气已提前变暖变湿,那些原本应该在冬天被冻死的虫子会逃过这一难,并提前醒来,在暖湿的环境下大量繁殖,随后影响春夏农作物的生长,造成粮食欠收。- 7
- 0
-
2026年有两个春节
2026年有两个春节是人们的一种误传。因为2026年既不是闰年也不是闰月,所以更不会发生两个春节的情况,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言论,其实是因为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闰正月情况的出现时间是2262年,从而使得人们把其与2026年相混淆,并且逐渐流传开来。由于闰正月的情况非常少见,所以民间便逐渐流传出了许多关于“两个春节”的错误言论,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于“闰正月的出现周期”这个话题关注度越来越高。- 6
- 0
-
草长莺飞指的是什么季节
草长莺飞指的是初春季节。这句话的原文是出自高鼎的《村居》中。全文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初春又称孟春,是农历的一月份,即正月。初春顾名思义是春季最初的第一个月,含节气有立春、雨水。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天维建元,从寅开始,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十二…- 8
- 0
-
正月理发有什么说法吗
正月理发有:“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这个说法实际上是源自于一个“误解”。清朝入关后,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壶头”,即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扎一条辫子。于是许多人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意思是“思念过去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附会成了“死舅”,遂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 10
- 0
-
正月里为什么不能剪头发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老话“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中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解释,这个“正月剃头死舅舅”的习俗源自清廷颁发的“剃发令”。当时清廷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这场头发的变革惹恼了很多汉人,遭到了民众的反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为了避免因“思旧”遭到政府的清算,就演变成了“正月不剃头——思旧”。后来,“思旧”被…- 1
- 0
-
属于正月的节气有哪些
1、一般情况下农历正月必定有“雨水”节气。2、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3、农历一月,也称为正月。避嬴政讳改称端月,是农历一年的开端,建寅之月(虎月),孟春,律中太簇。 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4、正月处于北方的农闲季节,也是庆祝新年到来的一个月,在习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69
- 0
-
青玉案元夕指的是什么传统节日
1、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2、《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61
- 0
-
关于元宵节来历的传说
1、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13
- 0
-
元旦是公历1月1日吗?
1、元旦是公历1月1日。2、元旦,非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3、世界节日元旦节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旦,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4、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 19
- 0
-
确立正月为岁首的是什么朝代
确立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武帝时期。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沿用下来。中国汉初以前,主要采用“古六历”(黄帝、颛顼、夏、殷、周、鲁)中的《颛顼历》。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太初历》的制订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性的一次历法大改革,是中国文明在世界天文学上的不朽贡献。《太初历》的科学成就,首先在于历法计算上的精密准确。- 28
- 0
-
孟月仲月是指几月份(孟月仲月什么意思)
1、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为三个月。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每季的第一、二、三月。2、所以有:孟春一月(正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孟夏四月,仲夏五月,季夏六月。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孟冬十月,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3、比如,平时会读到“某年春孟月”就是指“某年正月”;又如“某年秋仲月”就是指“某年八月”。自然,只说孟春、仲秋也一样。- 34
- 0
-
关于元旦的民谣有什么
1、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2、北京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3、“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中国的“元旦”这一概念,历来指的是…- 13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