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巳节有郊外踏青的风俗吗
上巳节有郊外踏青的风俗,风俗放风筝,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按照三月三的传统来看,是要放风筝表达美好祝愿的,各个地方对于放风筝的说法不同。有人说曾为战争中传递情报的功具等,但在民间是一种游戏。大人、孩子都喜欢放风筝,有人认为是一种健身活动。风筝的做法形形色色,难得有大的不同,许多已经成为工艺品。人们也认为经过了冬天,应该到户外活动,所以三月初三放风筝,其实不仅这一天,可以说从上巳日到清明都是放风筝的…- 7
- 0
-
上巳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汉族,上巳节发源于汉族,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节的风俗放风筝,春天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按照三月三的传统来看,是要放风筝表达美好祝愿的,各个地方对于放风筝的说法不同。有人说曾为战争中传递情报的功具等,但在民间是一种游戏。大人、孩子都喜欢放风筝,有人认为是一种健身活动。风筝的做法形形色色,难得有大的不同,许多已经成为工艺品。人…- 10
- 0
-
上巳节是农历的哪一天
上巳节是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也就是农历3月3日。上巳节这一天主要看的是农历上的日期,所以要对照公历中阳历上的日期来看,每一年农历三月初三对应的阳历日期都不一样,例如今年阳历上就是4月3日。从民俗角度上来看上巳节是传统汉族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主要定位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在后来固定在了夏历的三月初三这一天,而“上巳节”在古代时期还是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重要日子,所以古人向来很看重这一天,…- 10
- 0
-
风筝放飞了寓意着什么
风筝放飞了寓意着福寿双全、年年有鱼、四季平安、龙凤呈祥等。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发明的物品。风筝由糨糊、纸刀、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线等物品制作的。风筝于南北朝时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后于公元1600年传到欧洲。清明时节,碧空万里,惠风和畅,草木萌发,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于是在这一天,古人便将自己的苦恼事都写在了纸上,然后人们将纸扎在风筝中放…- 9
- 0
-
清明节为什么要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代,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代的巫术,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风筝的来历是相传在五代时,有个叫李邺的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挣筝”声,因而得名风筝。风筝在我国的历史…- 9
- 0
-
风筝的起源和最初的用途
风筝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东周春秋时期,相传是墨子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最初是作为军事工具,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信息传递;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7
- 0
-
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是什么意思
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是希望厄运都让风筝带走,由于放风筝是放晦气,因而不管风筝如何玲珑好看,最后都必须剪断牵线,让它飞走。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 5
- 0
-
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一、来历: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二、风俗:1、农历三月初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汉人迎接祖先灵魂的日子,用吃鸡蛋的方式纪念祖先。2、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沪谚:“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又如:“杨柳青,放风筝。”民间还有说…- 1
- 0
-
广西清明节有什么风俗
1、踏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2、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3、扫墓祭祖。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4、放风筝。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 26
- 0
-
新手适合放什么的风筝
1、三角形的风筝很适合初学者,因为这种风筝在飞行时很稳定,而且把它放在地上(线在下面)后一拉就可以自己起来,方便远距离放飞,选择时最好不要买那种最常见、最便宜的小风筝,建议购买稍大一些的。2、放风筝时不一定要跑,如果真的有风、适合放风筝,那么稍稍紧走十几米,然后逆风施放就可以了。无风时一定要使风筝线处于微微绷紧的状态(可收一些线),有风时在尽量保持线绷紧的情况下放线。- 19
- 0
-
在古代放风筝有哪些意义和忌讳
1、放风筝作为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已经流传很久了。据考证,我国古代从元宵节后,放风筝活动可以一直持续至清明节,所以古时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2、在隋唐时期以前,放风筝还是一项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放掉身上的晦气。当风筝放飞升高后人们就有意把引线剪断,然后让风筝远远飘去,据说它这样可以带走人们身上的晦气、烦恼、苦闷、忧患和病痛。3、清明时节,碧空万里,慧风和畅,草木萌发,…- 23
- 0
-
放风筝的三个基本步骤
1、首先,放风筝最关键的就是要看风,只有在合适的风速和风向下才能把风筝放好。如何判断风速和风向呢,主要是通过人的感知以及附近的参照物,比如树木,旗帜,炊烟,或者空中扔枯草纸片。在一个宽阔无阻拦的大场地,逆风拉线拖着风筝奔跑。2、待风筝慢慢飞起,渐渐放线,注意不要放太快,要技巧性地放线。3、最后,慢慢收线,一点一点收回来。4、注意放风筝的时候不要去太拥挤的地方,也不要肆意奔跑,注意安全。- 27
- 0
-
风筝线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每年到这个时候就很多人放风筝,这也是春季的一大娱乐活动,但每年有关风筝线致人伤亡的事件也常有发生,风筝线杀伤力到底有多大?怎么放风筝安全?风筝线杀伤力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吗?细细的风筝线,可有很大威力,每年都有风筝线伤人事件发生。消防员进行了实验演示:1、将苹果/香蕉/胡萝卜放在风筝线上,轻轻滑动,风筝线迅速将其断成两截,根本不需用力。2、风筝线割开猪肉也完全没问题。3、风筝线甚至可以割破矿泉水瓶。为…- 18
- 0
-
风筝的由来介绍(风筝的由来简介)
1、风筝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2、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 23
- 0
-
重阳节放纸鸢介绍(重阳节放纸鸢)
1、有些人认为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所以重阳节放的风筝飞得越高,寓意越好。在放风筝过程中不能将风筝的丝线弄断,人们认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所以,重阳节放风筝时要千方百计保护好自己风筝的丝线。2、在某些地区,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晦气也离之远去,有些人,在放风筝的时候还要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得无影无踪才好。- 11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