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
人谁无过过能改善莫大焉应该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该句出自左丘明·《宣公·宣公二年全屏》。《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 1
- 0
-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意思解释
1、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拼音:jìn sī jìn zhōng, tuì sī bǔ guò;释 义:在朝廷做官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弥补过失。2、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11
- 0
-
甘心的读音(甘心的意思)
1、甘心是汉语词语,读音是gān xīn,指自己愿意;情愿。不甘心则指有未如意之事。2、出处:《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左传·庄公九年》:“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3、造句:中方合作伙伴很不甘心满足这种要求。- 28
- 0
-
再会的含义(再会是什么意思)
1、再会,汉语词汇,读音 zài huì,意思是再次聚会或相见。再见的意思。2、出处:《左传·昭公十三年》:“再会而盟,以显昭明。” 明 高启 《赠胡校书奎》诗:“再会之计何悠哉,我未及去君能来。” 清 李渔 《奈何天·掳俊》:“我舍不得王爷,恐怕被他拿住,就不能够再会了。”- 16
- 0
-
衣衫褴褛解释(衣衫褴褛的意思是什么)
1、衣衫褴褛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yī shān lán lǚ 。释义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2、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8
- 0
-
铤而走险解释(铤而走险是什么意思)
1、铤而走险释义:因无路可走或绝望而采取冒险行动。《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2、铤而走险 拼音: [tǐng ér zǒu xiǎn]。3、出处: 《左传·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27
- 0
-
汉字訾怎么读(此言念什么)
1、此言组成的字是訾[ zī ]、[ zǐ ],多音汉字。2、读[ zī ]时,同“赀”姓。读[ zǐ ]时,说人坏话:訾议。訾毁。3、本意是指“就餐”,引申义为“嘴边”、“鼻前”,该文字在《礼记·丧服》和《左传·昭公二十一年》等文献均有记载。- 18
- 0
-
哪三不朽(三不朽是指哪三不朽)
1、三不朽, 指立德、立功、立言。2、《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3、曾国藩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最难,自周汉以后,罕见德传者。- 98
- 0
-
尝的意思文言文(尝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1、尝试尝,试也。——《小尔雅》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人,若何?——《左传·襄公十八年》2、经历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十八年》3、曾经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18
- 0
-
贾组什么词(贾组词)
1、贾人[gǔ rén] 做买卖的人。2、余勇可贾[yú yǒng kě gǔ]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两国交战,齐国的高固冲进晋军,夺了对方的战车,回来后夸耀说:“欲勇者,贾余(我)馀勇。” 意思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可以来买。后用来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gǔ):卖。3、贾祸[gǔ huò] 招来祸害:骄贪~。4、贾舶[jiǎ bó] 商船。宋 周邦彦《汴都赋》:“越 舲 吴 …- 42
- 0
-
应和词语的释义(应和是什么意思)
1、含义:现今最常用的含义为应声唱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内心里或表面上去赞同别人的观点、看法、号召,行为、表情、语言反应。2、应和,读作yìng hè。3、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 26
- 0
-
跋涉解释(跋涉的涉是什么意思)
1、涉的意思是涉水。2、跋涉释义:同跋山涉水。形容路程异常艰苦,艰辛。也可以比喻事业方面的艰辛。3、造句:(1)在人烟稀少的地方长途跋涉;(2)跋涉在科学研究的崎岖道路上。3、用法:用于人的行为方面。4、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原句是:跋涉山川,蒙犯霜露。- 20
- 0
-
十位的名词解释(什么叫十位)
1、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2、《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鷄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僕,日昳为臺。”- 15
- 0
-
关于鞭长莫及解释(鞭长莫及解释)
1、鞭长莫及释义:《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2、鞭长莫及 - 拼音: [biān cháng mò jí]3、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15
- 0
-
一成一旅是不是成语(一成一旅是成语吗)
1、一成一旅,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chéng yī lǚ,意思是指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2、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9
- 0
-
鹏抟鹢退是什么意思(鹏抟鹢退的意思)
1、基本解释: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 2、词语分开解释:鹏抟:鹏展翅盘旋而上。比喻人之奋发有为。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鹢退:《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后因以鹢退表示要求前进而被迫后退的处境。- 11
- 0
-
股肱读音和解释(股肱怎么读)
1、股肱,[gǔ gōng] ;汉语词汇。2、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左传.昭公九年》;又如:股肱之臣;辅佐,捍卫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夹辅 成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14
- 0
-
顺时而动的含义(顺时而动的意思)
1、顺时而动,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n shí ér dòng,意思是顺应时势而行动。2、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3、成语辨析【近义词】:顺势而行。- 10
- 0
-
宋襄之仁的意思(宋襄之仁是什么意思)
1、宋襄之仁,汉语成语,拼音是sòng xiāng zhī rén,意思是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9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