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在三国时期称为什么
中国台湾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州。根据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中记载,孙权听说夷州(今中国台湾)有数万家,掳来可以补充民力,扩大兵员。于是,在黄龙二年(230年)春,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万余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这也是中国台湾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政权统治及驻军记录。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宗主权属于中国。- 3
- 0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下一句解释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下一句是: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出自于《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22
- 0
-
孙权只追封孙策为王的原因
1、追封立孙策为帝不利于江东地区的统一,会造成更严重的势力割据;其次追封孙策为帝将来孙策的后代就有权同自己的后代争夺统治权,为了后代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不能追封孙策为帝。2、虽然孙策一手建立了东吴,但是在东吴的治理上孙策并没有下太多的功夫,以至于其实孙家的政权在东吴并不稳定,加上孙策个人原因孙家政权与江东本土势力相处得十分糟糕,这导致东吴的已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势力割据。孙策重伤之后因为自己的儿子年…- 19
- 0
-
吴国皇帝介绍(吴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1、三国时的吴国(公元222年-280年),始于吴大帝孙权,终于乌程侯孙皓,共4帝。2、吴大帝孙权(182-252)222年称帝,在位30年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父孙坚,兄,孙策经征战,据有江东六郡,200年孙策死,孙权袭职,208年,于赤壁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南京)。孙权制国有术,致使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3、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 129
- 0
-
孙权到底是怎么死的(孙权是怎么死的)
1、孙权是怎么死的:孙权是感染了风疾病死的。2、太元元年(251年)冬十一月,孙权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后便得了风疾,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召大将军诸葛恪入朝,委托后事。3、神凤元年(252年)夏四月,孙权在内殿驾崩,终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孙权是三国时代统治者中最长寿者。- 49
- 0
-
刮目相看的成语故事寓意
1、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他从小就胆识过人,学了一身好武艺。他的姐夫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吕蒙十五六岁时,曾偷偷跟着姐夫去参战。邓当发现后很生气,就告诉了吕蒙的母亲。母亲要惩罚他,吕蒙却说:“我不去参战,又怎么能有机会立功呢?”当时邓当手下的士官因为吕蒙年纪小而看不起他,说:“这小子能干什么?不过就是来送死的。”后来这个士官遇到吕蒙,又当面嘲笑侮辱他。吕蒙一怒之下杀了这个士官,再去向校尉袁雄自…- 22
- 0
-
孙姓男孩100分的名字
孙姓男孩名字有:孙琰铭、孙亮、孙合捷、孙坤、孙卿鼎、孙骏宾、孙泉熙、孙骞奎、孙谦、孙景先、孙弘柳、孙威全、孙懿聚、孙威林、孙瑾钊、孙弘裕、孙鹤景、孙雅翼、孙成岩、孙力柯等。 孙姓男孩100分的名字 孙仕原、孙玉毅、孙霞龙、孙远腾、孙诺震、孙炜钦、孙典柳、孙伦义、孙思展、孙联希、孙敬生、孙苏营、孙跃卿、孙翔诺。 孙珏炎、孙铭洋、孙昊、孙诚、孙国灿、孙语方、孙星轩、孙程谦、孙镇聪、孙平嘉、孙炯铂、孙正…- 45
- 0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应…- 74
- 0
-
赔了夫人又折兵是指谁
“赔了夫人又折兵”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听说过,常用来比喻想占便宜,没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损失。赔了夫人又折兵是指谁“赔了夫人又折兵”指的是孙权。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但其实真实历史上是孙权出于政治因素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由此产生了一个歇后语:孙权嫁妹—…- 121
- 0
-
历史上周瑜是怎么死的
周瑜是由于箭伤发作而死的。在公元前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周瑜逝世前曾建议孙权抢先攻取益州(四川)并取得孙权的同意,可就在他回江陵准备发兵时,中途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 80
- 0
-
诸葛子瑜之驴 是什意思
“诸葛子瑜之驴”的意思是说话要根据具体环境,随机应变,变不利为有利。这句话出自《三国志·吴书十九》,讲述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机智地把父亲的窘迫转危为安的一个故事。原文释义: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写着:诸葛子瑜。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于是就听从…- 169
- 0
-
舌战群雄的主人公是谁
烤德香精选回答: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他便是诸葛亮。诸葛亮舌战群儒,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舌战群雄的故事就算没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晓一二,那么你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来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详细内容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 68
- 0
-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谁
烤德香精选回答:手不释卷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指吕蒙。一个人认真拿着书勤奋读书的时候,经常会用手不释卷这个词语来形容,那这个词语出自哪里呢?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指谁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详细内容手不释卷,汉语成语,读音为shǒu bù shì juàn,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71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