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翻译为: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该句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全文为: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5
- 0
-
三国中杨仪为什么被废
1、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降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建兴五年(227年),随亮出军汉中。建兴八年(230年),迁长史,加绥德将军。2、亮卒,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3、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 9
- 0
-
请问三国中孙策和周瑜关系是怎样的
1、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2、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 10
- 0
-
形容钱的四字词语举例
1、形容钱的四字词语:见钱眼开、非钱不行、一食万钱、青钱学士、青钱万选、钱过北斗、食日万钱、摇钱之树、饮马投钱、一钱太守、有钱有势。2、见钱眼开,汉语成语,拼音是jiàn qián yǎn kāi,意思是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3、非钱不行,汉语成语,拼音是fēi qián bù xíng,意思是没有钱就办不成。旧指由于贪官污吏的勒索,很多事情都必须用钱打通关节才能办到。- 24
- 0
-
谁被诸葛亮称为脑后有反骨
1、被诸葛亮称为脑后有反骨的是魏延。2、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登场时的形象十分正面。在第四十一回,刘备军为曹操所迫,走至襄阳,刘琮听信蔡瑁之言不让刘备进城。当时魏延就挺身而出,大开城门招刘备军队入城,可是刘备为免惊扰百姓而决定不进城。后来魏延与文聘交战后,力孤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后来关羽攻长沙,与大将黄忠交战,韩玄认为黄忠战斗不力而要把他杀掉,魏延一方面因韩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积怨,另一方面激于…- 25
- 0
-
明朝时四川大尹是什么官
1、明代称太守为大尹。多见于三言两拍。太守是中国战国至秦朝时期郡守的尊称。隋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故在明朝,“太守”、“大尹”都是知府的别称,非正式官名,代指州府最高行政长官。2、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吏”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 24
- 0
-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为是什么意思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为意为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语出《桃花源记》,意思是:不值得对(向)外边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运用虚景实写的手法,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 37
- 0
-
知府大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同知则为唯一的副市长。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史”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元朝废府设路,路一级的地方长官为达鲁花赤,只在散府设有“知府”的官职,是达鲁花赤的属官之一。明朝大…- 12
- 0
-
桃花源记的赏析(桃花源记原文翻译)
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 16
- 0
-
彪炳史册出自何处(彪炳史册的意思)
1、彪炳史册,读音:biāo bǐng shǐ cè。意思: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彪炳:文采焕发;照耀。史册:历史纪录。2、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晋弘农太守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3、近义词:千古流传、青史流芳。- 138
- 0
-
诣的读音(诣的意思)
1、诣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ì,动词。古文:诣太守,有“到,来到”的意思。有词组:造诣。意指在学术或者某方面有一定的成就。2、诣的组词有:诣极、诣绝、造诣、苦心孤诣等。3、诣极:造诣极深。4、诣绝:造诣绝后。5、造诣,汉语词语,拼音是zào yì,一指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达到很高的水平;二指拜访,访问;三指足迹到达的地方。- 20
- 0
-
孙策相关解释(孙策简介)
1、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2、孙策为继承父亲孙坚未完成的事业而屈事袁术。兴平二年(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 18
- 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