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2、外部标志不同。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 17
- 0
-
高不成低不就是什么意思
1、高不成低不就,拼音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谚语,意思是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2、出处: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任渊注:“世传《乐府曲》曰:‘高来不可,低来不可。’”3、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进退两难处境。- 7
- 0
-
九九归一的解释(九九归一的意思)
1、九九归一,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jiǔ guī yī,意思是归根到底。2、出自西汉扬雄《太玄经》∶“玄生万物,九九归一。”3、用法:主谓式;作分句;指归根到底。 4、示例:我也一直捉摸着这个事儿,九九归一,是没有找到一条成功的路。- 9
- 0
-
无独有偶的解释(无独有偶的意思是什么)
1、无独有偶,汉语成语,读音为wú dú yǒu ǒu,意思是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可以配对的,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人十分相似。出自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2、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指不止一个。示例:清·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 12
- 0
-
木已成舟的意思(木已成舟什么意思)
1、木已成舟,汉语成语,拼音是mù yǐ chéng zhōu,意思是指树木已经做成小舟,比喻事情已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2、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3、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中性词。- 20
- 0
-
成百上千的释义(成百上千的意思)
1、 成百上千(读音:chéng bǎi shàng qiān)为主谓式褒义成语,作分句、定语、谓语。形容数量极多,达到百。2、出处王安忆《小城之恋》:“她几乎觉得自己是身轻如燕的,一连可以做成百上千个吸腿转而不停歇,直至身体终于支撑不住摔倒在地上,一整个练功房的三角形的屋顶还在一扬一抑地旋转。”- 22
- 0
-
分句的定义(语文中什么叫分句)
1、在语文中复句里划分出来的句子叫做分句,相当于单句。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上相对独立的单句形式构成的句子就是复句,复句中相对独立的单句形式被称为分句。复句的直接成分是分句组或分句。2、语文是语言和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 53
- 0
-
递进复句的解释(什么是递进复句)
1、递进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2、递进复句必须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尤其、不但……而且、不仅……而且、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例如:观众席里坐满了人,并且连靠墙的两边通道上都站满了人。- 66
- 0
-
今昔何昔指什么(今昔何昔是什么意思)
1、今夕何夕,意为今夜是何夜?多用于失意时。 2、成语:今夕何夕。 3、【出处】:《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4、【示例】:歌云:今夕何夕?存耶?没耶?良人去兮天之涯,园树伤心兮三见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5、【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赞叹语。 6、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 16
- 0
-
词语南来北往的意思(南来北往的意思)
1、南来北往,汉语成语,拼音是nán lái běi wǎng,意思是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2、成语出处:宋·叶适《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3、近义词:来来往往、南去北来。4、成语用法:作定语、分句;指来来往往。5、示例:田园有计归须早,在家纵贫亦好,南来北去何日了。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 57
- 0
-
诸如此比什么意思(诸如此比意思)
1、诸如此比,汉语成语,拼音是zhū rú cǐ bǐ,意思是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出自《宋书·文帝纪》。2、成语出处:《宋书·文帝纪》:“又州郡估税,所在市调,多有烦刻。山泽之利,犹或禁断,役召之品,遂及稚弱。诸如此比,伤治害民。”3、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9
- 0
-
日不我与的意思(日不我与是什么意思)
1、日不我与,汉语成语,拼音是rì bù wǒ yǔ,意思是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2、出自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3、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要抓紧时间。- 0
- 0
-
啧有烦言的意思是什么(啧有烦言的意思)
1、啧有烦言,汉语成语,拼音是zé yǒu fán yán,本义是指人多嘴杂,今多指很多人议论纷纷,表示不满。2、出处。出自《左传·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3、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指争论。- 8
- 0
-
同仇敌忾的解释(同仇敌忾什么意思)
1、“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分句;含褒义。2、同仇敌忾(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周·佚名《诗经·秦风·无衣》、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 8
- 0
-
不容分说解释(不容分说什么意思)
1、不容分说,拼音是bù róng fēn shuō,意思是不容人分辩解释。2、出处: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3、成语用法:动宾式;作分句、状语;指不允许分辩陈说。- 10
- 0
-
无可奈何花落去意思介绍
1、无可奈何花落去,拼音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也比喻某种力量或势力无可挽回地失落。2、出自于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4、近义词:无可奈何、百般无奈。- 16
- 0
-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解释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指的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指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2、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3、译文: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白玉都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我愿意在您的家里终老。4、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褒义。用于劝诫人。- 24
- 0
-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