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丸子中的添加剂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都没有太大问题。
肉丸要想好吃,除了肉、盐、水、淀粉、大豆蛋白、脂肪的比例有讲究外,还经常用到磷酸盐(所谓的肉脆弹力素、高弹素)、卡拉胶、香精、增鲜剂等添加剂。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添加剂种类用得多就不安全,其实危害关键是看剂量, 具体各种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咱们国家是有相关标准的,也有相应的监管,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都是无害的。
就既往食药监部门的监测来看,肉丸类产品常见不合格的原因分别是细菌超标、山梨酸超标、硼酸超标,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首先,肉类本身就是容易滋生细菌的,过量的致病菌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有些人会考虑在其中添加防腐剂(比如山梨酸),剂量控制不好就会超标。
硼砂可以增加食物的韧性脆度,改善保水性等,其急性毒性并不比食盐强多少,所以在传统食品工艺中经常使用。但现代科学发现其正常使用也容易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因此各国权威机构都不建议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要求不得检出。
优质厂家生产的各类肉丸,控制好生产、运输、储存过程,是完全可以不用防腐剂的,自然也没有这几项风险。
其实消费者 最容易选择和判断的还是购买渠道,比如说一般来说这类大型连锁便利店对食材的把控会比较严格,安全性就会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