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子怎么保存与挑选

认识乌鱼子

乌鱼子即是乌鱼卵,因乌鱼单价较高,且不易取得完整乌鱼卵囊与乌鱼卵,而俗称为「乌金」,可分为2 种来源:

野生乌鱼:

野生乌鱼子的外型比较瘦长,颜色也更深;虽然没有产季的问题,但数量不多及取得困难,因此通常颜色越深、体积越大,价格便会越昂贵。第一管道为美国、巴西、澳洲等地进口,以捕捞野生乌鱼做成乌鱼子居多,外型并无一定规格;第二管道为随海潮洄流的乌鱼鱼群,以冬至前后20天捕捞的乌鱼最肥美,乌鱼子品质也较佳。

养殖乌鱼:

养殖乌鱼产期约在11月至隔年2月最多,因此我们在年节比较常吃到。跟野生乌鱼子相反,颜色暗红的养殖乌鱼子属于次级品,这是因为在运送过程中,受到碰撞挤压而瘀血的「血子」;且一般人多重视美观、卖相,颜色较浅的乌鱼子便比较受大众欢迎,不过味道相对野生乌鱼子逊色许多。主要产自苗栗、彰化等区域的陆上人工鱼池,以海水养殖乌鱼,取得的乌鱼子外型较宽且短,整批货的色泽均一,偏暗红色;而在沿海海域,则是以海上箱网养殖乌鱼,养成的乌鱼子外型较宽且长,色泽不同。

乌鱼子挑选小技巧

观察外观:乌鱼子内层若非琥珀色或深咖啡色,而出现黑色,嗅闻时也有轻微臭味,或表面有白色斑点,即可能腐败或发霉,不能再食用。可拿乌鱼子对着灯泡,透过光照若呈暗红色并且通体透明没有杂质,就表示越新鲜。

A.内层为黑色,有轻微臭味

B.表面有白色斑点

STEP 1 乌鱼子等级这样看

外观呈橘黄色,油脂成分约50%,香气最低。

外观呈橘红色,油脂成分约60%,香气较低。

外观呈褐红色,油脂成分80%以上,香气较高。

外观呈深褐色,油脂成分接近100%,香气最高,俗称「血子、黑子」,产量稀少。

STEP 2 判断软硬程度

选购乌鱼子时,若为真空包装,可以用手轻捏乌鱼子的软硬,捏起来若略硬,即为正常商品。如果一捏下去就变形,表示晒得不够干,料理起来分量可能会缩水。

若选购无包装的乌鱼子,可手持并目测乌鱼子弯曲程度,若呈直线且略硬,干燥度即已达标准。

若有黏黏的软嫩感,而且乌鱼子下垂,则表示干燥度不够,不建议购买。

油鱼子是什么?

屏东较易见油鱼的踪迹,捕捞后仅取母油鱼的卵做成油鱼子。油鱼子经清洗、盐腌后自然风干,风干期约90天,制作完成的尺寸约为40×20×2.5公分,重约1,200克,外型、重量比起乌鱼子大上5~8倍,一般会再经切割成小块贩售。市售油鱼子大多为深褐色,油鱼子颗粒较细密,食用嚼感佳、黏性较高,选购时可以目测判别外观色泽是否均一,手捏时触感硬度高,表示干燥度够,品质较佳。

乌鱼子的保存与处理方式

分装保存更新鲜:

多次解冻与冷藏会影响乌鱼子品质,因此可依食用状况,将乌鱼子切成每餐需要的量,先逐一以保鲜膜包裹外层,第二层再包报纸,隔绝异味,也可再放入保鲜盒中冷冻,保存效果更佳。冰存的乌鱼子最好能于拆封后30天内食用完毕,风味较佳。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饮食常识

茶叶哪种最好 各有各的味道

2021-3-5 11:16:20

饮食常识

西葫芦怎么挑选与保存

2021-3-5 11:16:22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