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想微波牛奶为自己泡杯拿铁咖啡,才想到要写篇文章来澄清微波炉的某些争议!微波是指频率为 0.3-300GHz 的电磁波,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而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微波是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既然大家都知道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
第一,微波炉是否在加热过程会有辐射?我们先来看看微波炉的原理,是在短时间内发射连续震荡的低频电磁波 (也就是微波),让磁场内的水、脂质、蛋白质之类的极性分子来回碰撞而摩擦生热,所以和传统我们用火烤、水煮之类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炉是直接从食物内部加热的,自然不会令食物带有放射性或受到污染。微波炉没有辐射外泄,也是因为根本没有“辐射”可以外泄,微波炉的辐射是属于“低频”的微波,不是“游离辐射”,而且这种通电产生的微波,关掉电源就消失了。微波炉使用之后,唯一会残留在食物内部的叫做“热”,问题是,热辐射应该不是你所说的那种辐射吧!对微波炉辐射这个到底有没有危害,2014 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专门请检验部门去检测微波炉在正常状态下的辐射值,实验结果显示微波炉的辐射至为 278 毫高斯,而真正对人体可以造成伤害的的辐射值强度不超过 833.3 毫高斯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微波炉对人是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
第二,加热过的东西,到底有没有辐射残留?从物理的观点来看,微波光子的能量不高,无法将化学键打断,只能让水分子振动。所以微波加热食品,食品产生的变化来自加热后温度的变化,因此不管用什么方法加热,改变食物性质的效果都相同,自然也没有辐射的问题存在。第三,至于使用微波炉时,常见微波炉的外门会写着:“不要直视微波炉,保持适当距离“,这基本上是对的,但是很多人看到这个警示标语,就开始脑补空想:不要直视微波炉的原因,一定是因为那个灯有辐射。事实上,微波炉的辐射量极微,微波炉的灯真的就只是普通的灯,与不要直视微波炉和灯一点关系也没有!就像前面所说的,微波炉会让“水、脂质、蛋白质之类的极性分子来回碰撞而摩擦生热”,可想而知我们担心的其实是如果微波外泄的情况下,眼睛的水晶体会不会被煮熟?基于这个担忧,电磁炉的生产都是有国家标准需求的,根据国内的法规,距离电器外部表面 5 公分或更远位置的任意点之微波泄漏量,应不超过每平方公分 5 毫瓦。换言之,如果没有符合这个规定的电磁炉根本就无法上市,可以上市的微波炉,我们至少都可以确保在 5 公分以外是不需要任何担心的。除此之外,现在绝大部分的微波炉都有做电磁辐射屏蔽,除了机身是用金属制成外 (所谓的“金属屏蔽效应”),门上也有网目屏蔽,而且尺寸通常远小于微波的波长 (12 公分),就是为了防止微波乱跳。所以,对于微波炉造成的辐射危害简直微乎其微,相比那些低头当手机族、电脑族来说,微波炉辐射的伤害要小很多。
说完了微波炉,我不免俗地来谈谈石墨烯跟微波的关系。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是利用微波炉使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