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是人生礼俗中的大礼,自古以来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把婚姻看做个人的终身大事,而且视其为整个社会子孙繁衍、兴旺发达的象征,所以婚姻总是和表示吉祥的酒结伴相生。直到今天,人们还把结婚称为“喝喜酒”。
关于古代的婚姻礼仪,史籍中记载颇多。《仪礼·士昏礼》记载了周代贵族士大夫阶层举行婚礼的六个程序,这六个程序叫“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的纳采、问名、亲迎都离不开酒。纳采是男方先遣媒人去女方提亲,若女方同意,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汉代以后,纳采要备酒。问名是男方请媒人向女方请问女子之名和生辰八字,这时女方置酒款待。亲迎相当于后世的完婚,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它是整个婚礼重要、也是隆重热烈的阶段。新郎将新娘接入家门后,要设酒宴共食,即所谓“合卺而酳”。卺,就是把一个瓠(葫芦)分成两个瓢,新婚夫妇各拿一瓢,饮酒漱口,代表自此以后二人永结同心、相亲相爱。于是后人便以合卺作为结婚的代称。除新郎新娘合卺外,新郎家还要摆酒设宴,热情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故友、四方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