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酒,一瓶与另一瓶品尝起来会有所不同。每一个人的味蕾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味蕾的各种变量也会影响对酒的感知,比如时间的变化、味蕾所受的味觉刺激等等。
同一种酒不同的储存或者在瓶中的发酵是怎样的,也有不同的表现。
在特定的时间,我们吃的食物、和什么人在一起吃、情绪如何(不喜欢的人和恶劣的情绪会让一瓶酒变得索然无味,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甚至大气压力都会影响我们对一种酒的喜爱程度。
即便不考虑以上那些变量因素,同时、同地、同温的情况下,两杯同样的酒,如果用不同的杯子来品尝,也会不一样的。
品酒是一个很主观的工作,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左右了别人。评酒专家在品评的时候也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同时进行,就是为了避免主观性。我们当中不乏迷信权威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被权威左右了。如果按照帕克的说法,模仿成功人士岂不是浪费了自己对葡萄酒的主观感受?那就变成了我们在用别人得到的葡萄酒的感觉,来愉悦自己,显然是一种悲哀。
葡萄酒的世界纷繁复杂,这不仅仅是因为葡萄酒的种类繁多,而且还因为购买葡萄酒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行为。例如对某一葡萄酒,有人认为是佳酿,有人却不以为然。我们在品酒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对一款酒打分相差很大的情况,这不足为奇。人有句俗话,叫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品酒确实如此。
另外在对葡萄酒品评的描述上,语言具有很大局限性。首先大家对事物感知的程度以及用来表述的用词不同,其次,对每种酒的品味是在极为隐秘的口腔中进行的,是极为个人化和主观性的行为。所以个人的表达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