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牵动葡萄酒质量神经的还是原材料,即酿酒葡萄本身。业内盛传一句老话——七分葡萄三分酿。据说品质好的葡萄酒,不是“造”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这意味着,除工艺之外,阳光、土壤、空气、水任何一个环节都间接影响到葡萄酒质量。
很多消费者热衷于通过感官判断葡萄酒的质量,这未尝不是科学的做法。葡萄酒的质量包括卫生、理化和感官3个部分,其中能、有效地反映葡萄酒质量高低的正是感官指标。稍有经验者都知道,无论年份远近,价格高低,好品质的葡萄酒必定是色、香、味一应俱全。
色体现在光泽。好葡萄酒的外观澄亮透明(深颜色的酒可以不透明),有光泽,其颜色与酒的名称相符,色泽自然、悦目;香表现在协调,葡萄酒是一种发酵产品,它的香气聚集了葡萄的果香、发酵的酒香、陈酿的醇香,且平衡协调、融为一体;至于口味方面更是一言难尽。虽然喜好有异,但不少消费者热爱葡萄酒,正是因为它浓缩了甜、酸、涩、香多种味道,却精而不杂,微妙而调和地均衡存在。
其中,的甜味来自于葡萄果实的糖分,因为它,葡萄酒多了几分女性的旖旎。不同的葡萄品种自有不同的糖分含量,酿酒的方法也影响成品酒的甜味感觉。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葡萄酒甜味不正,是因为添加甜味剂所致,这样会影响酒的真实属性,降低葡萄酒的品质。据说果酸就是天然的防腐剂,而且葡萄酒的酸度往往给人清爽的感觉,不至于太腻。很多人认为,葡萄酒特有的甘涩感难以接受,但这份甘涩缺之不可。葡萄酒之所以长寿(一般保质期为10年),正是得益于甘涩的丹宁(葡萄的丹宁来自枝干、果核和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