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葡萄酒的酒精度,许多朋友可能有些疑惑,为何很多葡萄酒的酒精度会不一样呢?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酒精度大都在8%-15%之间,(酒精度单位一般用%或者°)它主要由葡萄果实中的含糖量决定的。通常,葡萄酒的酒精度介于7度至16.2度之间,因为酒精度一旦超过了16.2度,酵母就停止活动了。虽然葡萄酒的发酵是很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但是其中主要的化学变化是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即发酵可简单表示为:
葡萄中的糖份+酵母菌→酒精+二氧化碳+热量。
因此葡萄的含糖量高,转化出的酒精度就相应的高,而葡萄本身含糖量低,则转化出的酒精度就低。
通常,17g/L-18g/L的糖分可转为1°酒精,即1L葡萄汁发酵要获得1°的酒精度,则必须有17-18g的糖分,对于白葡萄酒来说需要17g,而红葡萄酒因为带皮发酵或其他损耗,则需要高一点的含糖量,即18g。
不同国家地区的气候、葡萄品种、年份等因素都会导致葡萄的含糖量乃至葡萄酒酒精度有所不同。如美国加州和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通常酒精度会高些,因此我们经常看到美国的葡萄酒酒精度在13%,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酒精度数在13.5%,甚至14%;像法国、德国等气候相对寒冷一些的国家则葡萄含糖量较低,从而葡萄酒酒精度也相对较低。
同一个地区,同一款葡萄酒,不同的年份,因为雨水和日照等天气因数,酒精度还是会有1°左右的浮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