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只规定了进口葡萄酒在市面上销售时必需要有中文背标,但是没有规定必需在哪个环节进行贴标,也没有规定说一定要有外文背标。
其实,在有了中文背标之后,外文背标的作用也不是特别大,虽然与中文背标的内容有出入,但很多外文背标写的无非是酒庄名、产地、产区、葡萄采摘年份、装瓶信息、生产商、品种、酒精度、容量、是否含有硫化物、酒庄历史、该酒的品鉴记录等。
所以,有些进口商会把自己的中文背标直接发到国外的酒庄那里,让酒庄那边贴上中文背标。这种情况下就是进口葡萄酒没有外文背标,只有中文背标。
有些则会选择在进口葡萄酒出仓库放在店里销售的时候贴上中文背标。因为若进口时在海关出关时全贴上中文背标,需拆箱封箱,浪费人力物力。这时候一般就是背标包括了外文背标和中文背标。有时候外文背标太大了,中文背标设计得没那么大,无法完全覆盖住外文背标,就会露出一部分的外文背标。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进口商没有把中文背标直接发到国外的酒庄那里,但是后到消费者手中的进口葡萄酒只有中文背标。售卖方一般不会花多余的精力去把外文背标撕掉,再贴中文背标。这时多半是因为国外酒庄在出口葡萄酒的时候,压根就没贴背标。其实这很正常,法国波尔多(bordeaux)很多名庄都没有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