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古堡的葡萄园占地112公顷,这些风土条件得天独厚的葡萄园分布在三个区域:环绕古堡的山丘、古堡西面的卡旭德高原(CarruadesPlateau)以及毗邻酒庄的圣埃斯泰夫村(Saint-Estephe)中大约4.5公顷的土地。这三片地域日照特别充足,底土为第三纪石灰岩,覆盖一层厚厚的细砾石,混有风化形成的砂砾质土壤,具有优越的排水性能。
葡萄园内主要种植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比例占到70%,其他的葡萄品种包括25%梅洛(Merlot)、3%品丽珠(CabernetFranc)以及2%味而多(PetitVerdot),平均树龄为39年。值得一提的是,酒庄不会采用树龄低于10年的葡萄树(大约有20公顷)结出的果实进行酿酒,出产正牌酒的葡萄树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一片名为“采石场(LaGraviere)”地块上的葡萄栽种于1886年,树龄较高。葡萄园由酒庄的技术总监埃里克·科勒(EricKohler)管理,以传统为依托,严格控制单位产量,极少甚至不使用化肥。一年四季,葡萄园中的大量工作都是手工完成,包括采摘。
为了较好地保留每个地块的风土特色,采摘后的葡萄会按地块分开,进入不同的发酵罐进行发酵,酒精发酵完成后,葡萄酒液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Fermentation),之后转移至小橡木桶进行陈酿。陈酿过程中,酒庄会进行数次的品鉴,以监测葡萄酒的发展状况。次年三月,酒庄对葡萄酒进行第1次倒罐(Racking),然后混合不同地块的葡萄酒。之后,葡萄酒再进入18至20个月的熟成期,在经过多次的倒罐以及蛋清澄清后,于6月装瓶上市。比较特别的是,拉菲古堡会采用两种不同的发酵罐,分别是传统的大橡木桶和现代的不锈钢罐。除此以外,所有酒庄采用的橡木桶都来自酒庄的制桶厂。酒庄在制作橡木桶时,会根据不同的酒的特点对橡木桶进行不同程度的烘烤。
拉菲古堡每2至3棵葡萄树才能产一瓶葡萄酒,整个酒庄年产量只有2至3万箱(每箱12支,每支750ml),其中正牌酒的平均年产量约为1万6千箱。拉菲一直是葡萄酒的象征,在消费者中受到热烈欢迎,出品的葡萄酒往往一瓶难求。酒庄近期的较佳年份包括:1982、1986、1996、1998、2000、2003、2008、2009、2010、2015和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