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
其留下的历史文化财产极为珍贵
广为人知的就有金字塔和木乃伊

喜欢古埃及文化的朋友都会发现
古埃及法老在画像、雕塑中都很少露出笑容

至于这其中的原因竟是因为
古埃及文明另一件影响人类文明的产物—面包

英国的考古学家朱迪思-米勒利用X射线研究古埃及伟大的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的木乃伊时,得出一个结论:法老经历了多年的牙疼,所以无法露牙发出会心笑容。
米勒还曾对古埃及儿童和成人的头骨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古埃及人都有患有龋齿,大多数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脱落了至少一颗牙齿。口腔蛀牙成为古埃及人非常头疼的问题,而蛀牙还会引发其他相关疾病,比如引起全身性感染、肾炎、败血症等。而这些病痛的根源之一就是古埃及面包。
古埃及人常食面包,而面包中含有大量淀粉和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导致蛀牙等牙病的产生。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而且那时还没有牙科医生,所以古埃及人民无论贫富都得忍受牙疼的煎熬,甚至死于牙病。传说著名的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就是因为爱食面包引起蛀牙而活活痛死的,所以不管面包甜品有多么的美味,都要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
英国作家格雷安·葛林写过一句话:“最好的气味来自面包最好的味道来自盐巴:最好的爱则来自孩童。”

面包对你来说意义是什么?提供能量?满足口感?想要从事的职业?还是投入感情的精神食粮?
据说面包是由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发明的并且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用火烧、用石头烘烤面坯到现在科技化地生产面包,从基础的面团到现在多元化的材料注入,面包已经超越过去的意义,开始影响到更多的人。也许它是一位面包师当成终身事业去钻研的目标,它是一个普通人食物清单上必不可少的选项。

每款面包所用的材料有所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成品和口感。就拿法棒来讲,面团内的水分在高温烤箱下会被蒸发。如果在打面的时候低速搅拌,面筋薄膜则无法均匀地连接,面包切开后,内部气孔就会不够均匀。薄膜越厚越有弹性和张力气泡就越粗,那这款面包就会更有嚼劲。

此外发酵也是影响面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缩短时间而增加酵母的用量,就会使面包略带酸酸的味道;如果减少酵母用量,用低温缓缓地进行发酵,则会带出小麦的香味。做出一个好的面包绝非易事,面团对环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想要精准地控制温度与湿度,都是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与长时间的操作经验去做铺垫的。

有一位面包师曾告诉我,他在德国学习面包的时候,有个重要的部分,是学习材料的制作。什么是材料的制作呢?就是了解名类面粉、火腿、乳酪、芝士等等材料的知识原理。当你了解了材料之后,就能更好地将它们运用到面包里,无论是作为原材料还是口感上的搭配。有时候面粉的筋度不同,对做出来的面包也会有所影响。比如法国面粉就会让面包变得比较坚硬,这并不适应大部分亚洲人的口感。

其实面包不过几种简单的材料制成:面粉、酵母、盐、水……但真正做出一款好面包是很难得的事情。如果能用心地去对待每个制作环节,尊重天然食材,就是烘焙的本质,就是面包的灵魂所在。下面就来教大家一款网红面包—奶酪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