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怎么做最有营养 原来这么多年都做错了

水煮蛋

水煮蛋,是最推荐的烹饪鸡蛋的方法。

这样做鸡蛋,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鸡蛋的营养价值。不需要额外加入油盐,还好消化、好吸收,非常健康。而且制作和携带都非常方便。

上了年纪的朋友和小朋友们,要注意细嚼慢咽,可以配着稀饭、汤类或牛奶等一起吃。

水煮蛋小窍门:

1.水开后放入鸡蛋,煮 6~10 分钟的鸡蛋,蛋白凝固,蛋黄比较软糯,口感相对较好。

2.接着把鸡蛋放进凉水中降温,能让蛋壳更好地剥离。

3.还可以把鸡蛋提前拿出来放置一阵子,让蛋从里到外恢复到较温暖的室温,这时候再煮不容易裂开。

鸡蛋汤

鸡蛋汤,实际上就是把鸡蛋去掉壳后水煮。

它与水煮蛋在营养上差别不大,消化起来也容易,尤其适合儿童和老年人。

但由于鸡蛋被打散,鸡蛋中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B1、B2,以及钙、磷等矿物质,会有少量损失(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营养价值)。

做蛋汤小窍门:

做汤时,水烧开后倒入鸡蛋打散。可以加些其他食材,比如菠菜、番茄、丝瓜等一起煮,营养更全面,味道更丰富。

鸡蛋羹

鸡蛋羹,其实就是蒸蛋。蒸对食物营养的影响和煮相似,只是相比于鸡蛋汤,因为鸡蛋与水的接触更少,所以鸡蛋羹中可溶性营养素的损失也少一些。

鸡蛋羹口感滑嫩,有营养、好吸收,也是一种很适合儿童及老年人的吃法。就是做法复杂一点点,火候的把握需要经验。

做蛋羹小窍门:

1.微波炉可以快速简单地做蛋羹。

2.用保鲜膜把碗口封住,一定记得扎几个小细孔出气,大火档位蒸 5 分钟左右,一碗细腻香滑的完美蛋羹就做好了。

3.蛋羹中也可以加些牛奶、玉米、银鱼等一起蒸,营养更全面。

炒鸡蛋

正常情况下,炒鸡蛋除了 B 族维生素有所损失,其它营养损失倒也不大。

但相比蒸、煮,高温炒的时候,鸡蛋中的脂肪、胆固醇受热,容易氧化并产生一种叫糖基化蛋白的有害物质,不太利于心血管健康。而且,炒鸡蛋总得放油,油多了鸡蛋更蓬松好吃,但是这样就容易吃进太多油。

一般建议每天摄入食用油不超过 25~30 克,大约是白瓷勺两三勺的样子。

炒蛋小窍门:

炒鸡蛋的时候尽量少放油、盐,可以在打鸡蛋的时候,加入少量料酒或一点点清水,这会让炒出的鸡蛋更滑嫩。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食材百科

宝宝补铁吃什么 哪些食物补铁效果最好

2021-7-15 19:02:59

食材百科

喝酒不能吃什么 酒后这些事千万别做

2021-7-15 19:03:01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