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划分古代

在我国古代时期对于年龄是有着很多种说法,并且对于不同的年龄段也都有着不同的称谓,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称谓吧。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7岁(女)——髫年;

8岁(男)——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3-15岁——舞勺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女)——桃李年华;

20岁(男)——弱冠;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活百科

保温杯有锈点还能用吗

2021-3-24 14:50:50

生活百科

酒精喷洒房间能消毒吗

2021-3-24 14:50:52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