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来历和意义

来历

端午吃粽子,现在人们普遍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老百姓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一“筒粽”的由来。

寓意:

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灵的,因为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必须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祭祀活动,以除瘟、驱邪、求吉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都是承袭传统的表现。

不同的地区粽子的种类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活百科

菜鲟和螃蟹的区别

2021-3-23 20:37:29

生活百科

钵仔糕和马蹄糕的区别

2021-3-23 20:37:31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