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的形成

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是一种天气现象,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夏季出现积雨云时,顶层上部的温度会降低到零下30摄氏度至零下50摄氏度。

上层云由冰晶组成,下层云中含有过冷水滴,再往下还有0摄氏度以上,含大量水滴的温暖层。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进入冷水滴层,水在冰晶表面冻结,形成白色冰雹。

雹继续降落到含有水滴的温暖层,水滴再次冻结在雹的表面。上升气流无法承担其重量时,冰雹就会落在地上。中国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云贵一带,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活百科

飞蛾为什么扑火

2021-3-22 18:08:17

生活百科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2021-3-22 18:08:19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