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特产介绍

南充特产介绍:

南充特产有仪陇胭脂萝卜、营山黑山羊、西充二荆条辣椒、仪陇大山香米、南充狮子糕等。其中南充狮子糕以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色之金黄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多年来畅销不衰。

仪陇胭脂萝卜:

仪陇胭脂萝卜,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着名特产,该品肉质根呈葫芦形,因其从根须、表皮到肉全体色泽一致,似女人使用的胭脂而得名。且具有香,脆,口感好,盐水久泡不烂"的独特品质。是制作泡菜和加工色、香、味俱全的萝卜风味食品的好材料,常用于制作酱菜及宴席雕花、配色工艺菜,还可提取出一种宝贵的天然红色素--萝卜红。据《本草纲目》记载,胭脂萝卜生吃可止渴消胀气,腌制可以化瘀助消化,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说明胭脂萝卜具有一定的防治疾病作用,深受消费者亲睐。仪陇胭脂萝卜自古盛行栽培,在公元前400年的《尔雅》一书已有胭脂萝卜种植的记载。胭脂萝卜是仪陇腌制泡菜的主要原料,做成开胃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营山黑山羊:

营山黑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南充市营山河流域的丘陵地区及营山县内的蓼叶寨山、太蓬山、邓家梁山。营山县黑山羊其特征为:毛呈黑色,毛短有光泽,体型中等,颈肩结合良好,背膘宽平,四肢粗壮,蹄质坚实,99%有角,有胡须,部分有肉垂;肉质柔嫩多汁,脂肪分布均匀,羊肉风味独特,尤其膻味浓烈,营养丰富;皮张面积大,板皮厚薄均匀、质地柔软、平整细致、富有弹性,致密度高,延伸率大,扩张性强,出口的黑山羊板皮一、二级占82%,在清末时就通过重庆销往了欧美各国。而且营山养羊历史悠久,《营山县志》记载,清朝末年,营山县开始大量饲养黑山羊,其山羊板皮质量优异,通过重庆出口到欧洲,年销量4500余张。1978年,营山县被列为全国山羊板皮基地县,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养羊十强县。

西充二荆条辣椒:

川椒“二荆条”,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着名土特产品,远销五洲四海,享誉中外,国际贸易代号106。西充是“二荆条”的发源地,独特的土壤、自然地理小区气候和近千年逐步积累的种植技术,形成了独特的产品优势。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颜色鲜,肉厚角长,籽少味辣等特点,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川唯一的辣椒基地县。而且“西充二荆条辣椒”富含蛋白质、脂肪油、辣椒碱、红色素、挥发油、钙、磷、铁等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和物质。2000年全县种植“二荆条”辣椒就达10万亩,作为该县一项种植历史悠久的主要经济作物,辣椒已成为该县的农业骨干产业。西充县更是先后被授予“无公害农产品(辣椒)生产基地”;“辣椒(二荆条)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等称号。

仪陇大山香米:

仪陇大山香米,四川省仪陇县特产,因仪陇县境内有丰富的侏罗系蓬莱镇组紫色土壤,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充足无污染的水质的优越条件,使得仪陇大山香米具有米粒油润晶莹,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等特点。煮时和蒸煮后具有持续稳定的清香,外香入鼻,内香入腹,回味悠长,仪陇大山香米精米率70%以上,整精米率65%以上,蛋白质7.8%以上,直链淀粉15.5左右,胶稠度99毫米左右,农药残留量低,香味综合评定指数70以上。在第十三届西博会上,仪陇大山香米“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题展馆,成为全市唯一以实物参展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仪陇大山香米更是荣获"无公害产品"、"四川名牌农产品"、"四川名牌产品"、"西交会知名畅销产品"等称号。

南充狮子糕:

狮子糕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糖果厂传统名特产品。创制于清末。由于产品色泽呈狮子毛色,故名狮子糕。以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色之金黄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多年来畅销不衰,给西充人民创造了财富,给狮子糕人带来了娇傲。狮子糕原名“寿王糕”。出自1876年(光绪二年)秋,杭州西湖“寿春坊”斯仁谷之手。因色之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多为达贤仕人待客佳肴。西湖县令姚其杭必备为待客茶点,其千金姚胜兰每日必方解口馋,百姓大多待仕人用之方能食用。糕点用料考究,必采杭州西湖上湾酒米,经多次浸洗、成粉,菜子油炸炼,散温后配上好红糖、芝麻、中间麻油成形食用。光绪乙未年斯老归天,由子斯力撑坊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充特产狮子糕多年被国家科委、省、市、县评为优质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狮子糕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饮食常识

台州三门青蟹

2021-3-22 13:06:14

饮食常识

做胃镜能吃饭吗

2021-3-22 13:06:16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